“碳”索未來
SHANGHAI-ELECTRIC
對接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上海電氣在能源結構轉型的過程中,正在加速布局綠色低碳新賽道。7月15日,上海電氣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時,上海電氣新能源發展戰略正式對外發布,并與五家合作伙伴簽署新能源開發項目,與十余家金融機構和產業合作機構開展新能源產業金融生態圈戰略合作。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構建“零碳”社會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與追求。作為世界級綜合性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上海電氣積極打造“全方位”新型電力系統和“立體式”零碳產業園區整體解決方案,全力爭當實現“雙碳”目標的排頭兵。在充分發揮自身煤電、氣電、核電、生物質及垃圾發電等傳統裝備優勢的基礎上,上海電氣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儲能、氫能及智能電網等新興能源裝備,促進傳統與新興能源的優化組合。
廣州市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項目
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2021年度電力行業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結果顯示,上海電氣供貨機電設備包攬全部1000MW級濕冷機組AAAAA級榜單,AAAA級榜單占比達90%。上海電氣首臺低熱值AE94.2KS燃機在本鋼項目,實現了我國冶金領域伴生氣發電前沿技術的新突破。首臺1300MW級核電發電機研制取得圓滿成功,以匹配我國先進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上海電氣提供主機設備的世界綜合參數最高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廣州市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項目3號高參數機組,為垃圾焚燒發電熱能利用往高參數、高效率、大容量方向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參考和標桿。
風電領域
上海電氣已連續7年保持中國海上風電第一的市場占有率,并在2021年以4.1GW的新增海上風電裝機量,問鼎全球。向著既定的“海上第一、陸上前三”的戰略目標踔厲奮發。
上海電氣首臺11兆瓦機組完成吊裝
太陽能領域
作為******************、技術*********的迪拜950MW光熱光伏復合項目總承包商和主要設備供應商,上海電氣優化整合全球40多個國家的資源力量,正在全力建設可100%依靠太陽能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的“一帶一路”示范項目。圍繞先進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生產等制造核心環節,上海電氣與產業鏈優勢企業建立開放合作聯盟,結合集團已有的泛半導體智能制造基礎優勢以及“光伏+”集成解決方案綜合市場優勢,推動構建集團在光伏裝備產業鏈中的核心價值。
儲能領域
上海電氣將充分挖掘自身在多元裝備產業方面的優勢,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凝聚和提升集團儲能產業發展力量,拓展和豐富各儲能技術細分應用場景,協同打造更具客戶價值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先后培育了鋰電與液流專業化公司,并實現了產業化快速發展。完成了包括國內首個電網側共享儲能青海格爾木項目、西藏光儲電源側項目、廣東陽西火儲調頻等不同應用場景的標志性項目。液流公司已成功完成Pre-A輪市場化融資,正在向著規模化產業發展路徑快速推進。
上海電氣首個西藏大型綜合能源項目
氫能領域
上海電氣聚焦“制、儲、加、用”四大環節關鍵核心裝備突破,為打通氫能產業規模化低成本發展的瓶頸問題貢獻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橫跨電力與化工兩大行業領域“系統設計和核心裝備”的集成優勢,積極推進相應示范項目落地實施,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原料用能規模化發展,為能源與工業領域實現“深度降碳”探索經濟可行實施路徑。
智能電網領域
依托自身在發電裝備的優勢,上海電氣自主開發制造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系列化調相機產品,分別應用于直流換流站和分布式能源場站,有效支撐電網無功功率調節和轉動慣量需求。自主研發的儲能變流器產品以及新能源場站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已成功實現1MW儲能系統組網黑啟動單機8MW全功率型海上風機和300kW儲能系統組網黑啟動單機4MW雙饋型陸上風機等項目案例。憑借行業領先的創新應用,該項技術榮獲第六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技術創新組“2022儲能技術創新典范TOP10”獎項。
下一步,作為傳統制造型企業,如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布局新能源產業?上海電氣將秉持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與政府緊密合作,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發展,打造更多“零碳”應用場景,推動“零碳”社會建設;與資本密切合作,提高資源配置使用效率,積極構建綠色金融與產業發展的標桿范例;與客戶深入合作,以創新技術驅動,提升集成化裝備競爭力,實現價值創造。